從以前我就這麼懷疑著,對於學生時代的懷念與羨慕,是否只是一種炒作的結果?會這樣想,是因為我自己本來對於學生生涯並沒有特別的期盼,我不會覺得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時期,所以應該好好把握之類的想法;雖然我會認為人生只有一次,而且年輕也確實只有一次,但我不會將之與學生劃上等號,甚至有著將年輕延長到五六十歲的妄想。
但是在看過某些作品後(請恕我一時也說不出到底是哪些作品),我不禁開始覺得我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讓我浪費了許多對一般人來說是很可貴的經驗?上面這段話的縮寫就是:「我失去了很多寶貴經驗」。但這樣的想法只會讓我感慨青春已逝,所以我要很快地將它丟掉。不過,因為我過去不會這樣想,但現在卻會這樣想,所以我才會懷疑這是否是炒作的結果,當然,也不能排斥是我自己太晚察覺到這件事。
然而,發生在我思想上的改變也是確實存在的。我想在無經驗的真我上,其實是非常不重視記憶的人,因為對我來說,沉淪在記憶中是一件拖累「現在的我」的事,會讓「現在的我」覺得已經有了美好的記憶,這就夠了,因此在許多行動上便跟著怠惰。比起這樣,無經驗的真我比較傾向於無視記憶地創造經驗。但是把我放到有經驗的狀態下,隨著經驗的累積,我想我也開始重視經驗的可貴了。也許過去我不認為經驗可貴,是因為沒有可貴的經驗出現,因此當可貴的經驗越來越多,開始珍重回憶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但這讓人很不服氣,因為資訊媒體大量灌輸著「可貴經驗=年輕=學生」這樣的公式,這不就表示今年已經二十二歲的我將無法再裝入什麼美好的記憶了嗎?然後就要邁進不這麼美好的,勾心鬥角的大人世界這樣。真的是這樣嗎?我才不相信。不,與其說是不相信不如說是我無法接受吧?如果這麼想要美好經驗的話就去創造美好經驗吧,人生隨時隨地都可以創造美好經驗,所以不好意思啊,如果只有年輕才能擁有美好經驗的話,那我就要霸道地一直年輕下去。
剛好最近在看涼宮春日的憂鬱(ANIME),因為這個緣故,就把小說也找來看了。看完之後不禁懷疑,這種東西為什麼紅?並不是我不喜歡,只是單純地產生疑惑。對於某些人來說,它可能完全沒有吸引力,因為有些篇章完全地就是接近正常學生生活的流水帳,只是身處其中的人不太正常,所以使得看似正常的情景也變得不太正常罷了。不過,也許它最具有魅力的地方也在這裡吧?套用上面的公式「可貴經驗=年輕=學生」,我覺得它可以滿足覺得美好記憶還不夠的人。因為,一般人是不可能享受一切可能的美好記憶的,但偏偏涼宮春日因為某些原因,導致有許多人會盡力滿足她的願望。
對於某些人來說,因為學生時代已經遙不可及,或是雖然正在學生時代卻無法參加這麼多活動,所以涼宮春日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感慨。雖然如此,涼宮春日作為學生,也實在是大量地炒作了美好的學生生活這件事,因此對我來說,我一點都不想寄望這種滿足。不過,涼宮春日所傳達的一個觀念是我非常認同的:「如果沒有的話,創造一個就好了」。
這一點,我覺得是可以超越學生/非學生時期的。剛好在我看涼宮春日而有感觸的同時,某個朋友在BLOG上(年齡還比我小)感慨垂垂老矣,我便覺得如果想要什麼,譬如說美好回憶,就去創造就好了。有什麼外在限制,那就打破它或努力地衝到可以到達的邊緣吧。我覺得努力做些什麼是最好的,雖然有時會對某種情況覺得無力,但是什麼都不去努力看看的無力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所以我要一直將自己視為年輕人地活下去,我要努力地去滿足自己心理上的需求、慾望,我下定決心要做到這樣的地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