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未知曆元年二月──這個日期是後來我們推算出來的──這個大陸發生了一個重大的災難,後來我們把這個災難稱為「諸神的懲罰」,因為除了「神」之外,我們想不到還有什麼樣的存在可能施予這種災難。
位於最初紀元開端的這一年,不知什麼原因,人們失去了記憶。根據種種記錄和史學家的推測,當時人們應該是過著跟平常一樣,再平凡也不過的生活,但是忽然間他們失去了記憶,完全沒有任何預兆。
根據當時留下的筆記及事後的記述,我們發現了一件詭異的事,那就是有些人忘得多,有些人忘得少,但因為當時的混亂是難以想像的,而且當世界開始回到正軌時,人們不太願意去觸碰這個傷口,所以留下的資料不多,以致於我們難以統計遺忘的多寡可能與什麼有關聯,不過,有幾件事是確定被遺忘的。第一,即是諸神與魔法,第二,即是政治與王朝。
我們必須先提到第二點,它暗示了一個詭密的情況。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政府」一詞,已被證明是本已存有的詞,而不是在諸神懲罰後才產生的,這表示,在諸神的懲罰前是有其他政府的,但是沒有一個人記得那個「政府」是什麼、在哪裡。人們都只記得有所謂的「政府」,但卻不記得自己受到哪個王朝的統治。在一份筆記中,一位老者這麼說:「雖然我自己忘掉了……不,雖然全城的人都忘了,但一定還有人記得。沒錯,雖然我們忘了什麼……王朝……,但是王朝的人不可能忘了自己,他們一定會來幫助我們的。」
然而遺憾的是,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這名老者的願望並沒有實現。事實上,不只是被遺忘了,這個「王朝」根本就沒有任何行動,甚至,當第一王朝建立後,也沒有任何人發現這個「王朝」留下什麼痕跡,就好像它根本不曾存在過一樣。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王朝存在,但若果真如此,人們為什麼會相信有一個王朝會幫忙他們?另一派學者認為,習慣是無法被遺忘的,因此這個習慣性的期盼必然為真,如果沒有這個被遺忘的王朝,那在諸神的懲罰後,我們根本就不該習慣性地想到有個王朝。
先不談這個爭論。除了忘掉王朝之外,事實上,我們還忘掉了將近一千年的歷史。這樣的說法並不盡然精確,這邊所說的歷史,是關於歷史的文件和著作,不但我們完全不記得,甚至連文件實體都消失地無影無蹤。不過,並不是千年來的文件都沒有保存,似乎只有關係到王朝的文件才有此情況,而民間的詩歌、著作仍有保存下來,也幸得這些東西仍在,所以才能推知大約失去了一千年的文化。對於這種情況,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為確實有一個王朝存在,只是以這個王朝為中心的事物都消失了,畢竟千年以來不可能沒有任何政治生活,如果我們找不到,不可能是不存在,而是失落了。因此,對於這個消失了千年的歲月,我們稱之為失落年代或是遺忘年代。
另外一個消失的事物是諸神之名及其屬性,以及使用魔法的能力。與失落的王朝不同的是,我們連「神」這個詞都遺忘了。現在我們所使用的「神」這個詞,是從「神靈」這個變形,依詞性變化的規則逆推回來的。雖然我們不知道失落的王朝的魔法文化發展地如何,但是理論上是會使用魔法的沒錯,畢竟千年前的文件就已經有了不亞於今日的魔法文化的記述,沒有道理在這千年中魔法反而衰弱了。但事實上,在諸神的懲罰後,竟幾乎沒有會使用魔法的人,以致於當怪物入侵時,人們完全無力抵抗。而且在當時,許多怪物都會使用魔法(以現代的觀點來說,那並不是魔法,但當時那些怪物所使用的能力最符合人們對於「魔法」一詞隱約的印象),所以就算有人會使用魔法,也會被視為怪物的化身。
總之,在諸神的懲罰後,人們對「神」一點印象也沒有,也不記得自己是會使用「魔法」的,更甚至不認為自己能使用「魔法」。以上,便是諸神的懲罰帶給人們的影響。
上述的影響,不過是在諸神的懲罰那一瞬間發生的,但由這兩點所帶來的民生問題,卻是一個再真實不過的災難。首先,因為喪失記憶的關係,導致人們失去了安全感,而且失去了政府的控制,大陸各地的連繫更是陷入了混亂,無論是城市中因為缺乏安全感而發生的暴動,或是趁著無政府狀態而進行邪惡的勾當,在當時都是常見的。除此之外,因為本來各地的物產都已經專業化了,交通斷絕更造成了物產不足的情況,某些本來並非農業產地而仰賴輸入的地方立刻陷入絕境,而物產充足的地方則要面臨蜂擁而來的難民和暴民。失去了政府,以及魔法文明忽然失效,人們的生存面臨了困難,終於漸漸地暴動成為普遍,爭鬥成了生存必須的手段。
除此之外,各地忽然冒出了恐怖的怪物,運用其天生的神秘力量來攻擊文明種族。當時人們當然不知道牠們是怎麼來的,而且也對牠們完全沒有印象。這點據現今學者的研究,我們發現了一些失落年代的封印遺跡,據推測,可能隨著王朝的失落,這些封印也失去了功用,而那些怪物就是從封印中出來的。無論如何,因為這些怪物的出現,文明種族更加地死傷慘重。據估計,當時全大陸的人口只有五百萬人,只有現在的七分之一。
以上,便是諸神的懲罰所帶來的慘況,這是全大陸的人都不敢忘記的大慘劇。而關於這個事件發生的原因,後來的學者們眾說紛紜。最初普遍的說法是因為文明種族做了對不起神的事,因此神便降下了懲罰,或者說,是失落的王朝做了對不起神的事,因此神便降下的懲罰。然而,此兩種說法都違反了神之不變性,若肯定之,將威脅到使用魔法的可能,因此兩種說法都未獲得肯定,只有極少數人仍相信著。這裡值得注意的是,「諸神的懲罰」一詞都是源於此二種說法,後世說法雖然多反對此說,但仍延用這個詞彙。
除了上述的觀點之外,還有人認為諸神的懲罰是人為的結果,即在失落的王朝有人做了某事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此一論點當然解釋了諸神之不變性的問題,但實在是很難相信有人做得到這種事。當時有位反對者就這樣說:「我當然無法否認這種可能性,但這就和人可能向上跳起一千丈一樣,只是邏輯上的可能。因此這當然是可能的囉,只是人真的能向上跳起一千丈嗎?」
這樣的爭論直到諸神的選擇仍未停止,甚至,諸神的選擇帶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諸神真的具有不變性?從理論上來說,如果諸神不具有不變性,那施法便成為不可能,一但諸神具有受制於時間空間的意志,就不可能有通行宇宙的法則。沒有宇宙通行的法則便不可能施法,然而,若神沒有意志,或具有超越時空的意志,那便具有不變性。如果造成諸神的懲罰的諸神不是我們所說的諸神,也就是說,祂們自然可以擁有非普遍性的意志,那祂們就不可能對我們的施法體系造成任何影響,因為普遍的法則正是我們賴以施法的源頭。關於諸神的選擇,人們是如何合理地處理此一問題,我們將在以後提及,至於諸神的懲罰,其爭論則至今未休,只能說,現在最普遍為人所接受的說法是,諸神的懲罰確實是諸神才做得到的,但既然諸神是不變的,那必然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只是該事件透過諸神來顯現,以致於具有這麼強大的力量。至於該事件是什麼事,只能說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事,而必然是連鎖運作,重重影響之後的結果。誠然這不是一個能讓人滿意的答案,但是之後此一問題也沒有繼續深究下去,原因是我們對於失落年代的資訊太少,事實上是幾乎沒有,我們不但不能判別這件事是否可能人為,甚至連有可能發生什麼事而導致諸神的懲罰都不知道,無論如何,我們只能做出無漏洞的猜測,而那與事實的距離則不是我們能夠保證的,既然諸神的懲罰已經過去了,那探討它又有什麼用呢?
接下來,我們說到諸神懲罰的後續,也就是諸神的回歸與魔法的回歸,包括第一王朝阿爾法的成立。
事實上,魔法的回歸發生在諸神回歸之前,這對於熟知施法理論的人來說必然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因為以現在的角度來看,不熟悉諸神的屬性,怎麼可能使用魔法?但是,從更久遠的歷史來看,我們本就無法保證到底是我們先領會到神的屬性還是先能夠使用魔法,從實踐的角度來看,這應該是同時發生的事。大約在諸神的懲罰過了近十年後,大陸上出現了幾批會使用魔法的人,他們被稱為「施法者」──各位可以瞭解到「施法者」這個詞彙由來之久,早從最初紀元便一直延用至今。
「施法者」的出現是帶著些古怪的,因為如前所述,凡會魔法者,皆被視為洪水猛獸,事實上當時許多地方都是會魔法的人為怪物化身,見者必殺。既然如此,那這樣的組織怎麼可能出現?對於此一問題,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說或許就是解答。據說在諸神的懲罰後幾年,有一群會施法的人四處旅行,並幫助別人。這群人的領袖是一位年輕的女性,她四處宣導著「人們本來就會施法」、「魔法就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同時傳授法術,並說出一則預言:「諸神不會棄人們於不顧,幾年之後,將有一位拿著諸神賜予之劍的英雄統一大陸。」這名少女有很多名字,有人稱她為「奧蘭斯」,有人稱她為「施法之主」或「預言者」,也有人稱她為「紅衣聖女」。
從很多「施法者」留下的文獻可以證明她的存在,但之所以是個傳說,是因為她的故事並沒有下文。在「施法者」組織林立後,她反而消失了。有很多「施法者」挾她之名以立,但都被證明是假的。而戳破那些謊言的正是第一君王安索洛普,不過這點我們容後再敘。總之,我們很難想像這樣的人物竟會從歷史上消失,另外,有更多的「施法者」文獻證明,雖然是有旅行的會施法的人物四處傳授法術,但領導者並不是女性,或不是如傳說中所言那般。總之,雖然紅衣聖女的故事是眾傳聞中最醒目的,但仍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她確實存在。
回到主題,無論傳授法術的是誰,確實是有人在大陸上傳授法術,而且也確實有留下預言。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起源為何,而且神秘的是,他們傳授的基本施法原理,與我們今日所說的諸神屬性極其相似,但在那個遺忘諸神的年代,竟然有人能提出這樣的東西,委實是不可思議。對於這群人的來歷,有人說是唯一存留著失落年代記憶的人,也有人推測是神靈的子民,但既然不知起源為何,這些說法都不過是空談而已。總之,隨著「施法者」的興起,法術也漸漸地為人所接受,甚至成為各地龐大的勢力。不過,雖然因為人口與物資的缺乏,「施法者」沒有本錢發動戰爭,但作為勢力的代表,衝突卻在所難免。如果沒有安索洛普的話,也許這樣一直下去,就會成為諸國大戰了也說不定,但是就在此時,安索洛普拿著艾里爾神劍出現了。
安索洛普是在未知曆二十四年忽然出現的,他所持的艾里爾神劍是諸神在聖山賜予的寶劍,此劍「神聖而不可侵犯」,一切的魔法與攻擊都化為無效。藉著此劍,他帶著諸神的力量而來,以諸神作為他的後盾。他本人也是一名「施法者」,但並非任何一個「施法者」集團出身,好像是忽然就冒出來的會施法的人一樣。對於這位第一君王,也有著許多不可思議的傳聞,譬如說,有關於他長生不老的傳聞,因為有人信誓旦旦地說在紅衣聖女的隨從中見過他,但過了將近二十年他卻絲毫未老。當然事實證明他仍是會老的,因此這不過是荒誕之言,不過,若他真的與紅衣聖女有某種關係,則可以解釋很多事。第一,安索洛普是個「完全的施法者」,各地的「施法者」集團雖然會施法,但是所會的法術往往有限,體系也殘缺不全。而安索洛普,從今日的體系來看,則是通曉法師、理士、學者三大體系的施法者……不,這麼說還低估了他,因為那是在諸神的選擇之前,當時他的力量可以三者交融而無礙,與今日體系分明不可跨越大不相同。也就是說,如果他是直接師承自紅衣聖女,那他能精通諸神屬性,似乎就能得到解釋。第二,在他開始統一大陸之時,他最先挑戰的就是使用紅衣聖女之名的組織,接下來挑戰的則是貶低紅衣聖女的組織。如果他確實與紅衣聖女有某種關係,那這樣的行為也可以得到解釋了。
總之,安索洛普仗著領導的才能、自身的法力、艾里爾神劍,以及紅衣聖女的預言,和因友情而援助他的矮人軍隊,安索洛普不斷地兼併施法者勢力,並以此勢力消滅敵對勢力,竟在短短的五年內統一大陸。其實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整個大陸都希望能夠脫離被「施法者」切割的分崩離析狀態也是一個原因,在時間上來說,他出現得正是時候,可以說是順應著人民希望而出現的存在。
在統一大陸後,安索洛普廣納天下的「施法者」在朝中擔任「賢者」職位──賢者即今日法師、學者、理士之前身──並邀請共同恢復神名與關於諸神的知識,他們大量地收集地方文獻,使古老的文化不致失傳,同時致力於古典神學之復興。雖然此一願望在安索洛普在世時未能達成(一開始他們稱三大主神為理智者、理性者、想望者……之類的,這只是眾多稱呼法之一),但阿爾法長期以來研究古典神學,則是安索洛普開起的風氣,也因為如此,神名才能漸漸回歸,也才會有更後來的「諸神的選擇」。至於神名回歸之事,我們在古典神學這部分中再加以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