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1

如果愛:讓我哭了三次

  這大概是第一部讓我在電影院哭出來的電影吧,但仔細一想,其實它並沒有真的很好,它有很多瑣碎之處,不緊湊,連貫得也不完美,但劇中人有很多動作、心態,甚至心情,我都可以在自己的記憶中找到相似的片段並且感同身受。

  所以我哭了。

  不過我看的那一場,不知為何,明明我在哭,但很多人都在笑。到底有什麼好笑?害我忍不住罵出來:笑屁啊!

  其實當林見東在雪地裡抱著孫納說:「我們真結婚吧」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哭了。其實我很能瞭解孫納很想要出人頭地的心情,所以我可能原諒她的「愛慕虛榮」,現實和愛情,真的是很殘酷,愛情很真,沒錯,但現實也很真,想要證明自己、表現自己、貪慕虛名的自己,也很真。但是林見東的愛也是真的,而且很值得疼惜,很單純。

  然後林見東說,我十年來只要一睡著就看見這一幕,這讓我很怕睡著,怕每作一次夢就要傷心一次。好殘酷的話,好深,好悲傷的話。他問,你明白嗎?這真是一個無解的難題:你,明白嗎?每個人都有他的困境,另一個人,明白嗎?這邊我也是哭個不停。這個殘酷是有理由的,這個悲傷也是有理由的,但誰能明白?兩人分開了十年,孫納當然不可能明白,這個悲痛只有林見東一個人承受,而且,恐怕他越明白只有他承受,他就越恨。

  所以他一個人在電腦上不斷打著「我恨你」。(這一段,電影院中的觀眾朋友們,笑屁啊!)

  後來他帶孫納回去,放著那十年來不斷自語的錄音帶,每年都是不同的心情,這邊真是讓我完全崩潰地哭著。真是好深的感情,而且我完全能體會,這種能夠體會甚至讓我某種程度上與他同化了,所以當下一幕,他揭露了他報復的心態,就讓我覺得更是可怕,而且我也完全能瞭解他說的「但是錄音帶我會留著,因為我知道,我再也說不出這樣的話」。

  一個人年輕時所保有的愛情,被這樣揉爛了,他知道自己曾經真心過,又知道無法再這麼真心了,所以他恨。所以他留下了那段留言,非常殘酷的,但同時也說出了原因,因為過去的他被摧毀了,他要她付出代價。

  幸好後來他回去找孫納了,不然他一定會走向毀滅的道路。他一定會把這種缺乏真心的情況視為正常,而且常懷憎恨,嫉妒擁有真心的人。幸好他並沒有真的走向這條毀滅的道路。在故事中,林見東並不只是一個付出真心的單純年輕人,他不只愛──而且恨。而更重要的,他不只恨,而且愛。

  最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預告中彷彿很感人的「我花了十年的時間等待這一刻,你終於回來了」,竟然是他說他花了十年還等待這復仇的一刻。這真是一個用情極深的反應,正如聶文說的,恨一個人,會比他恨的對象更痛苦。如果不是這麼地愛,林見東不會這麼痛苦,也不會這麼恨。(在這一點上,林見東和聶文確實是極端的對比)

  但老實說,當這一對情人在分開十年後終於又確認感情時,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發展。結果下一幕聶文就超搶戲啊!本來班主的扮相就夠帥了,當他開始爬樓梯,我就知道他一定會自殺,接下來的只不過是如同觀眾對悲劇的態度一樣──明明知道卻無法阻止的恐怖感。雖然後來證明只是演戲假死,但我知道,他真的死過一次了。他決定,要讓這段愛情死掉,他要成為回憶,他必須死,也選擇了死。這時,在旁看的林見東根本只是配角嘛!最後,沒有誰跟誰在一起,聶文一臉輕鬆地走了,畢竟他是導演,這個發展是他想要的,林見東看到這一幕後也瞭解到,十年了,他不可能獨佔孫納,孫納不只是他的,聶文也擁有長達十年的回憶,所以他只留下一句「不要忘記北京」,也走了。孫納沒有選擇誰,她也無從選擇、無法選擇。

  這齣歌舞劇,其實和一般的歌舞劇不一樣,因為電影中的歌舞真的是演戲,不會跨越到電影中的現實,但一般的歌舞電影卻會兩者穿插交錯,同時這電影中的歌舞劇根本完全在反映現實,以致於產生了矛盾、諷刺之感。對於這點我覺得是很妙的,正因為劇中地位與現實地位一致,所以大家才能在演戲中講私情,更何況一個演員還兼導演,隨時可以改劇本,更是產生了許多很妙的結果。

  在情節上,我覺得這個故事是很好的,只可惜結構上不夠緊密。雖然我哭了三次,但我覺得原因是自身經驗與劇中角色心情的重疊,我覺得這個導演或編組真的很會展現戀人的心情和行動,但是真正好的結構,會產生更深層的感動,我覺得這部電影卻沒有更深層的感動,沒有更深的悲劇性,卻有著現實的衝突和無奈。

  在回來的路上,我們談到這電影大概很難角逐最佳外語。我倒是很好奇,不知道外國人會怎麼看待林見東這樣偏激、報復性的行為?孫納的貪慕虛名,真的是一種吃過苦的想出頭,這似乎也不太符合西方的思維(我個人覺得這挺中國的,但我對西方並不瞭解,也很難說),大體上來說,我覺得本片的感情表現,西方人不一定能理解,所以我也認為有點難。此外,劇本真的是不夠細密,這就更扣分了。但整體來說,實在是一部好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