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當吊燈吊起,幽靈彷彿重現,陰森的風隨著管風琴聲吹過舞台,拂現了灰燼底下的金碧輝煌時,我完全被震懾了。我毛骨悚然,真的是全身都麻了。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招喚一樣,管風琴談奏的序曲魔咒似地轟入我的心裡,我差點留下眼淚。很奇妙的,這不是出於讚嘆,我無法說它的手法完美適當,但它確實讓我心中的「懷念之情」被激發出來,我流的淚,是因為這首曲子如此魔幻地揭開了序幕,我難以抗拒這股感動。
所以在序曲後,我全身蘇麻,無力地滿足於充滿情緒的聲音,這還花了我好一會兒的時間才恢復。但可惜的是這個水準並沒有一直維持下去,一開始導演似乎還想要以電影的手法表現,但這隻維持到克莉斯汀唱完「想著我」為止,但接著似乎又想保留音樂劇的原貌,所以當梅格無預警地唱歌讚美克莉絲汀時,我便覺得很格格不入,總覺得這邊應該用一般的對話就好,沒必要唱出來。其實之前在唱「想著我」的過程中,勞爾用其旋律唱出自身想法,就蠻奇怪的了。
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到最後竟是口白台詞越來越少。也許有些人覺得這也不錯,但私以為這浪費了電影技術的空間,既然連平台都改變了,那為什麼不設計成適合電影的方式呢?除此之外,太忠於原作,巧思太少。當魅影帶著克莉絲汀到他的地窖時,場景實在和音樂劇太像了,反而使著空間變的呆板、很受限制,而在「夜晚的音樂」中,其實我覺得電影在這邊應該讓魅影更神秘、神出鬼沒一些,彷彿在現場又不在現場,不然他看起來太真實,克莉絲汀痴迷的表情就像是一個白痴,因為她的痴迷有一個這麼明確的實體對象。好吧,當然魅影的歌喉缺乏說服力也是個原因,不過我覺得導演的責任就是要調配這些部分讓它具有說服力,但顯然導演沒有做到。
不過當克莉絲汀揭下魅影的面具時,我才瞭解為什麼韋伯會選這個角色演魅影,因為他的狂暴還蠻像的,相比之下Michael Crawford 的咒罵就太文雅。不過, Michael 優於這個演員的地方還是太多了,他對於扭曲邪噁心靈的詮釋,那種基於變態情感所唱出的咒罵,但又隨時能轉為一個寂寞、自負、陰暗而優雅的唱腔,比起來這電影中的演員,實在是非常平面的一個角色。
接下來有一段大家收到魅影的信的部分,非常地有喜感,讓我對電影重拾好感。這段中可看出,其實魅影其實是有一種惡意(對社會的仇視性諷刺)的幽默的,但電影中的魅影整體上來說,沒有這樣。
隨著劇情發展,一個工作人員死在舞台上,但之前魅影與他的追逐真是令人發噱,根本就是小孩子的躲貓貓嘛!兩個人試探性地向左閃、向右閃,想要引對方往相反的方向追。可憐的工作人員,好像是叫巴布吧,別人都說要把手與眼齊高了,結果他還是死了。這個故事中被警告的人最後還不是被套牢,無一例外。
之後在「對你的期盼(再現)」中,我第一次對魅影「這麼失望」。當然,之前是覺得有不足的地方,但這邊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任何聽過原作的人都知道嗎?當魅影唱道「我給予你我的音樂……」時,他的聲音既高又慢,將所有的情緒凝結在一個彷彿懸著、將要崩潰的點上,那聲音好像要飄去,但又陰魂不散。我不懂歌詞,但光聽他的聲音就知道他這段話充滿著自嘲和苦澀的情緒。而電影呢?唱得普通。問題在,這段獨唱我認為正是第一幕最精典處,他的愛意、信任是先經過這一次的攀高才變質的,他是先自卑才想要報復的,一個普通的唱法,根本無法說服別人他在心境上的轉變。正如瑟曲說的,就好像「段正淳納命來」一樣。接下來電影的詮釋就更糟了,除了魅影空曠嘶啞的聲音沒有說服力地吼出要報仇外,那精典到不行的笑聲竟然沒有了!這是不行的啊!那笑聲是魅影復仇意志的表現,那是多麼澎湃的情緒啊!那段藉著前面彷彿失魂的獨白緊接而來的狂笑,正是用來解釋他內心的扭曲,他的心靈整個轉向惡意,但電影卻淡淡地帶了過去。
失敗。
不過緊接著的化妝舞會又讓人重拾好感,動作好華麗漂亮啊!預告片中有許多片段都是出自這裡,我在看預告片時就是被這個迷住的。不過接著魅影出現,我覺得不太合理,因為現場這麼多人,怎麼不衝上去圍毆他就好了呢?反正如果沒讓他安然走到正確的位置,他也沒辦法降落到極刑室。不知我有無記錯,這一段魅影應該是只有聲音才對,電影這樣的安排看起來好像只是會了讓勞爾能去拿武器來跟他面對面打,並藉機帶出魅影的過去。但我覺得這不太合理。
後來克莉絲汀到墓園去,這一段說真的也是令人發噱的,那個車伕被打昏後(他一定有昏,不然魅影會曝光),竟然很快就醒了,而且醒了之後對自己被誰打、為什麼被打一點疑惑都沒有,勞爾追出來還可以立刻搞清楚他問的對像是誰,此馬車伕真神人也。
以下開始進入劇情的高潮了,想必聽過音樂劇的各位都清楚在「不能回頭的起點」這首歌中發生了什麼事,這邊我必須說兩人唱得還好,而且劇情上安排也挺合理,甚至表現得很不錯。因為當克莉絲汀扯下面具時,這邊我的情緒一直是激昂的,這是一種伊底帕斯式的激動,因為我已經知道結果了。而在面具被揭下後,魅影受挫的眼神像是在問為什麼,而克莉絲汀的眼神則像是在回答為什麼,這邊真的表現得很好,這首歌本就是轉向全劇高潮的關鍵,但接下來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因為這首歌在音樂劇中最後是很亂的,而這混亂緊接著魅影的「再次下來」,是非常緊湊的,但在電影中,這緊湊感卻被稀釋掉了。而且從「再次下來」這首歌開始,導演對於情節掌控的能力就差到極點,完全只是對音樂劇的重述而已,劇情重心混亂紊雜,但這理應是非常緊張、緊湊的一段,它的重心是非常凝練的,但在電影中,因為分鏡、演員等種種表現,劇情竟完全失焦,這真的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我覺得勞爾中的水陷阱真的是節奏感上的一大障礙,而且這個事件也很好笑、不合理。而魅影在這邊也完全變了,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有感覺,但魅影變成一個下流的痞子,連講話都講不清楚,很像是低能兒,我懷疑是不是導演的邏輯造成的──一個情感受創的瘋子必然如此?魅影那種瘋狂的嘲弄被演成亂了方寸的大叫,而接著最棒的三重唱,雖然三個人都沒唱砸了他,但當我看到魅影和勞爾站在一場唱時,我心中不禁產生「這是他們兩人的深情對唱嗎?」的想法。而當魅影拉了一下繩子,讓勞爾更痛苦時,我又忍不住想「真是激烈的愛」,這可能是我個人的問題,但那個畫面真的會讓人產生這種想法,我記得我在中山堂前面看鄉村騎士的時候,男女主角的對唱是貼很近地同時對著一個方向唱,而這時的魅影和勞爾就是這樣,他們一起深情地看著克莉絲汀。
因為完全跟音樂劇一樣,所以合理性就不用管了。不過就在最後,魅影要放兩人走時,他終於唱出了讓我發狂吐血的兩句話,就在他唱出的同時,我聽到忍不住要敲自己的頭,而我弟也立刻湊過來說「我可以瞭解為什麼網路上有人說要殺了他」,這……這太可惡了!聽過音樂劇的人應該立刻把「再次下來/跟蹤那個兇手」這音樂調出來,聽八分十三秒的地方,魅影在這邊隨著音樂的緊急煞車,高聲唱出一句要永遠自我放逐的詛咒:「現在走!現在就走而且離開我!」
GO NOW! GO NOW AND LEAVE ME!
這邊的 「Go now」 在 Michael 的版本中是平平地唱出,命令式地,具有威力地喊叫。但在電影中,我聽到了「狗鬧!狗鬧俺的利府密!」
沒錯,他彷彿是為了強調重音在「現在」似的,讓「走」的音沉了下去,這樣一點都不具威力了!他想表達什麼?我不知道,我只覺得這句話的生命力被扭曲了,這時的魅影讓我覺得他是個小丑,抱歉我真的很想這樣說,這句話他根本不配唱出來,這個組合是有罪的。
然後電影很虛地結束了,我搞不懂他沒事敲什麼鏡子(雖然好像音樂劇中也有敲鏡子),這不過更證明他是瘋子罷了,導演一點都不瞭解這種凝練、像是毒藥一般的感情,然後他敲完鏡子就走了,也不知怎麼走的,剛剛聽起來像幾十人大合唱的追蹤者們這時走進來看來也不到十人,地窖的合聲還真是好。梅格小妹妹四處張望然後發現面具,嗯,這邊跟音樂劇也一樣耶!
接下來,是不斷出現的勞爾老的時候。我實在是很想說,除了一開始和結束,我還真不瞭解這個老勞爾出來幹嘛,他最後發現魅影曾來獻過花,但那又如何?劇情發展到這邊,因為情節節奏早就一團亂了,所以我也說不出這好不好,但導演處理的方式,真的,很通俗。
好了,看完後,我心中五味雜陳。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瑟曲說得好:「它往往在糟到一個瓶頸後,會忽然好一下,但這好的部分又很快結束,然後繼續糟下去」。所以瑟曲看得很累,因為心情起伏太大了。我也覺得這是有的,我可以整理說那些足以讓人恢覆信心的好的地方(可惜最後沒有),但這樣一直下來,對於它會陷入一種因疲憊造成的麻木,所以最後一段說不定沒有這麼失焦,但我已經累到對焦點麻木也說不定。不過,音樂還是很好聽,如果問我,我會說,去看,不論有沒有聽過。為什麼呢?因為這電影是一部專門讓聽過音樂劇的人罵的電影,拿當你憤怒地翻桌罵人時,你會覺得很興奮,因為對音樂劇版的印象會在你心中迴蕩,造成一種奇妙的反差,進而變成一種快慰之感,這種感覺和看一部好的電影是相似的。而對沒看過的人來說,這也好,畢竟旋律還是好聽的。所以大家都可以去看,它是具有看好電影的感覺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