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1

台大哲研所考試心得

第一科 中國哲學史

  今年的考題和之前的不太一樣,之前的考古題讓我覺得又細又繁瑣(94年的那個,考判教那種東西對我來說太驚人了,完全只是背的東西),但今年的似乎沒有這樣的情況。我最熟的一題就是董仲舒的「天」和「人性」與先秦儒者的差異,不過這一題我熟的是先秦儒者,那本來就是我最擅長的領域。

  有一題是論名家與西方邏輯學、語言哲學之比較。這點對我來說比較困難的是,我覺得惠施明明就是名家,但他研究的旨趣不同於公孫龍,更與西方邏輯學、語言哲學的旨趣不同。就我對惠施的瞭解,我覺得他的想法是略帶形上旨趣,但並無認真地討論形上者,只是透過名的差異以表達超越義,像是「萬物畢同畢異」,或是「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但公孫龍卻是在討論名類問題(白馬論)、性質問題(堅白論)。因為題目有要求提出名家的重要人物,所以我非提惠施不可,但我很難把他跟西方邏輯學作連結。

  有一題我不太會,就是關於郭象的「獨化論」、「無因論」、「不可知論」,但這一題我盡力了,我看的是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其中對這部分並沒有詳論(只談到獨化,但無因,我只是猜就是書中的無待,而不可知則未言,但想想獨化的內容,應該是相關理論)。

  最後,有一題是從華嚴的四法界談到「眼即耳, 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 」,我的想法是從四法界談到圓融無礙,再從圓融無礙通往這一句的境界,但不確定是否有把握到出題者的想法。

  以上就是今天我選擇的四題。

第二科 邏輯與知識論

  第一面,哎呀我都忘了述詞邏輯中還有 Txy 這種東西了!我有點忘了這到底要怎麼寫,所以不確定自己寫得對不對。定理倒是這一面最容易證明的。上面有一題要證明有效無效,我猜第二題是無效的,但我忘了該怎麼證。

  第二面,真是慘,是考邏輯名詞或觀念的。但是我們邏輯沒有教謬誤,而亞氏邏輯我又有點忘了(我一心覺得述詞邏輯就是比較重要所以都沒看),結果只能勉強寫出一些東西。我甚至不知道羅素悖論是在講什麼,回來查了才知道是知道的東西,只是不知道那就是羅素悖論。

  知識論,這次考的都是大部頭的東西。第一部分我選了 Gettier 問題來回答(我很感謝我的知識論老師,雖然我不夠用功,但老師給我們的全都是最好的東西,從 Gettier 問題到針對他問題的補充法則,老師都是直接給我們看作者的原文而不是課本上講的泛泛之言)。至於補充的法則,我選了 Alvin Goldman 的因果理論,因為他的理論是在所有理論中最得我心的,他指出「沒有從正確的因果途徑去對對象產生信念」對我有很大的啟發。至於是否能解決 Gettier 問題?我覺得可以,但作為知識要件則太強,因為我們不一定要經過因果才能知道某事。我舉了著名的奧瑪的例子:奧瑪在路上因心臟病發而死,他死後,有個瘋子經過並割走他的頭。一個小時後我走在路上看到奧瑪的屍體,我因為錯誤的因果關係而產生他死了的信念(我相信他死了是因為他被割掉頭,但真正殺死他的是心臟病),但我並不會因為我不知道他真正的死因,而不知道他死了。

  第二部分是從內在論和可靠論中選一個,並舉出支持與反對的例子,並說明對它的看法。這題真的是很大的題目,但可惜我的準備不全(從過去考題還以為不會考這個),所以也只能作泛泛論。

  以上是邏輯與知識論的情況。

第三科 專業英文

  這是我最嘔的一科。為什麼?因為太簡單了。太簡單為什麼嘔?因為雖然它很簡單,但我還是不會(爆)。為什麼明明簡單還是不會?因為我一看就知道很白話,而且那些單字都似曾相識,但我就是忘掉了它們。我英文很爛,所以一開始就放棄了,但如果考很難我還不會嘔,這麼簡單會讓我有種「我是有機會的啊啊啊」的錯覺啊!

  結果我表現最好的竟然是中翻英!而且是用極可恥的英文翻的!(我還搞錯了 Alive 和 Life 的詞性,天啊!)

  Fish is what I want. and bear's hand too. If I can't get them all, I will forgive fish and take bear's hand.

  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XD

  以上就是今天的專業英文!

第四科 形上學和倫理學

  倫理學本就是我最不熟的,但也沒想到這麼慘!看來我要多加油了。形上學方面,有一題我覺得題目出得很奇怪。它說存在(being)和虛無(nothing)這兩個觀念,有些哲學家說「無不能生有」,有些哲學家說「有無相生」,要我們討論雙方的論證。

  但是,我怎麼想都想不到有哪個西方哲學家有用 Being 和 Nothing 的觀念討論無不能生有或有無相生,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但我覺得這兩個陳述分明就像是中國哲學的陳述,但那怎麼會是用 Being 或 Nothing 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是硬用中國哲學作答。但就算如此,我知道郭象,還有張載有說「無不能生有」,但有無相生,真的有人這樣說嗎?我想不到。因為無能生有,這點不少人說,但有怎麼可能生無?我惟一能想到的就是有和無互相在現象界中流轉,所以有無相生,老子的道常反,或釋家的流變近於此。但這樣一來,這個無就不會是形上實體,而只是現象界的陳述。

  至於無不能生有,我覺得是正確的。因為無能生有,這怎麼可能?無是超驗的形上實體,而有則是經驗界的存有,沒有任何證據指出這個形上實體能提供經驗界創生之材料。我想,會認為無能生有,是因為無對有具支配意義,只在經驗界提供創生的型式,而造成有些人將支配領域和質料領域混為一談,誤以為無在提供型式時也提供了材料所致。

  下面一題是英文,老實說比專業英文還難,我只能講些泛泛之論。雖然我選了笛卡兒那一題,但我必須承認我沒有很熟(我西哲準備不夠)。

  接著倫理學,在效益主義和康德學說之比較和摩爾的開放問題論證中選一題,但這兩題我都不會,前者我還勉強可以說一下,但後者我完全忘了,只記得有上到過。剛剛查了一下,對喔!是在自然主義謬誤那邊!呃啊啊啊啊!一想起來就覺得自己忘掉真是太可惡了啊啊啊!

  最後一題,大意是說君和父重病,但藥只有一枚,應該給誰?我的看法是先分析為何要救父和救君。我認為,在一般情況下,救父是自然的人性需求,因為比起君,與父是比較親近的。但救君則是因為國不可一日無君,這關係到整個社會。然而,如果道德衝突在此,那理所當然是要救父,因為國有沒有君,是國家機制問題,這一個君死了,自然有下一個君取而代之,但父卻只有一位。也就是說,如果要救君是為了社會著想,那其實這個道德矛盾並不存在,就算不救,國家機制也能繼續運作,如果國家機制有問題,也絕非一枚丹藥所能救。

  但這也有問題。因為訴諸情感的話,會造成沒有道德標準的行動,像是,因為父子不睦。但是,如果沒有情感,則救父救君沒差別,因為前已述無救君之必要,所以這邊只是要說明道德衝突不存在。另外,基於情感並不表現道德不存在,道德根源到現在都還沒有公認的定義,而我認為,至少情感不表示非道德。

  以上是形上學和倫理學。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很酷耶,我逛網誌很久了,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有考試心得!!!

考題挺好玩的,您的分析讓閱讀變得更有意思。祝您金榜題名。^__^

shoushun 提到...

謝謝你的祝福:)

下週的考試我也會把考試心得貼上來,您也對哲學有興趣嗎?我還想說一般人可能會對我說的這些沒有興趣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