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1

台大哲研所考試第二天心得

  今天考的是中文哲學閱讀能力測驗,令我驚訝的是,我竟然寫不完……

  這一科考的是翻譯和對翻譯內容的闡述,分成甲、乙兩部分,甲三題中選兩題,乙也是。我本來想說翻譯應該不會太久,但沒想到實際翻起來卻花了很多時間!甲部分的三題,第一題是出自莊子,第二題好像是出自揚雄的法言,我不太確定。因為言論中有提到法言,立場也像,所以我猜是法言。第三題是程顥的識仁篇,識仁篇是我很喜歡的文章,所以我是一定會翻這題的,接著問題只是在一、二題中我要選哪一個?最後我選了第二題,因為莊子中有很多用語不是很好翻,或翻出來感覺失去原本的意境。

  第二題的內容,主要是認為性善不妥。他的理由很有趣,分成兩個層面:(一)情也是性的一部分,不能只言性而不言情。這部分是泛泛之論,沒什麼意思。(二)性需要教育才能成善,而能教育人民使其向善的是君王,使人能善就是上天立君王的用意,如果說性本善,那人民就不需要君王,君王就失去了價值,天意也被違背了。這當然是荒謬之言,但這個切入點實在有趣。不從性本身說,卻從外面預設了一個立場,強迫人性不能善,實在厲害。總之,如果說性善,就會危害君主價值和天意,簡直是借外在權威來威脅講性善的人。

  第三題識仁篇,內容主要是談仁境界與其工夫。重點有三:(一)仁統攝諸德性;(二)仁境界是消除主客對立所達到的超然境界,故說萬物渾然一體;(三)工夫方面,只要以誠敬存之,不用特意去窮究,並舉孟子的「心勿忘、勿助長」來說明不用特別作什麼工夫。

  乙篇的三題,第一題是出自佛教經典,但我不知道是哪一篇。第二篇也看不太出是出自哪,就言論立場來說,好像是佛教的,但其內容卻乖謬荒誕。第三篇似乎是討論王陽明學說,但不確定是不是王陽明本人的言論。

  第一題我實在不會,所以跳過。第二題的言論很奇怪,將儒道混為一談,竟說他們同稱天地萬物生自於道,但儒家哪有這樣說?又說貧富貴賤由道決定,別說儒家,道家也沒這樣講。除了儒道外又批評外教,說外教不談因緣染淨之事。對道家的批評是,如果萬物生自天地,那吉凶禍福早已注定,何需老莊之言?此批評根本莫名其妙,自紮稻草人打。對儒家的批評是大道養桀紂而害夷齊,沒什麼尊貴的,這也是紮稻草人打。對外教的批評比較微妙,認為不談因緣,則無因緣處有因緣果,造成石生草、草生人、人生畜。這跳脫很快,而且不談因緣也可能只是不談,不是反對。石不生草等事,根本常識等級,何勞言說?所以這篇批評得很高興,但實在沒什麼說服力。

  第三題是在講天理良知本是一事,但切確的論證內容我卻不太懂。因為最後時間不夠,我很緊張寫不完,反而無法專心翻譯。最後雖然翻完了,但要旨卻不及說明,甚是可惜。不過除了最後一題外,我自認為其他都還寫得不錯,這樣的表現,我還算滿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