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7

2007.9.17 儒學研究筆記

哲學的三條件

一、澄清觀念
  譬如說,什麼是仁?什麼是義?

二、設定判準
  如,什麼是真假?什麼是善惡?什麼是美醜?

三、建構系統
  如,人(非必然,如自由)與自然世界(必然)的關係?或是有無根源?像是,儒家以天為根源,道家以道為根源。補充說明:道家的道,既非人也非自然世界,人與自由世界都可描述,而道為其根源,無法描述。

*  *  *

老師認為「人性本善」這種說法是一種信仰,因為孟子並沒有說人性本善,只有說性善。照老師的觀點,人性是向善而非本善。譬如孔子說「性相近」,指的是近善,本善指的是「本質」為善,本質只有同或不同,沒有近不近的問題。這就表示孔子的性是向善而非本善。

會說人性本善是朱熹的詮釋,朱熹是受佛家影響,因為佛家說性空,所以宋儒就要說性實,才會說人性本善。

所謂的「善」,孟子就有定義「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這句話應該是翻譯成「如果順其實情,而可以行善,那就是善。」

就老師的觀點,所謂的善,或者說儒家的善,指的是善行,而非判斷善惡的價值之心。

*  *  *

老師認為孔子非無神論。《論語》中有「子之所慎,齊、戰、疾。」而齊就是齋,齋就是一種宗教行為。

老師又提出孔子的職業是喪祝。並舉了兩段《論語》的話為例:

一、「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其中前兩句都是每天要做的事,而不為酒困是因為山東很冷要喝酒暖身,也可能需要常喝。在常常要做的事中間插入喪事不敢不勉,如果不是助喪的,那不是神經病嗎?

二、孔子的學生指出「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孔子如果不是助喪的,有什麼必要天天跑到人家作喪事的人家裡吃飯,還被學生發現他沒吃飽?

*  *  *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榖既沒,新榖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老師認為,孔子的看法是守喪三年是從生理→心理→倫理的表現,表示倫理的基礎在於心。

這邊我有一點疑惑。那就是,這樣的說法是否犯了自然主義謬誤?當然自然主義謬誤不用特別去信奉,只是有此疑問。拋開自然主義謬誤,我是覺得這與其說是生理→心理→倫理,不如說是經驗→心理→倫理。因為說到生理,彷彿有種物理作用的感覺,好像是因為物理受到如此照顧,在心理上產生了相應的反應一樣,但說是經驗的話,就是心理感受到此一照顧,也產生相應的回饋。我覺得這樣比較說得過去,直接從生理到心理,中間好像少了什麼?

*  *  *

孟子說的良知是善嗎?老師認為不是。良知是對善的要求,但有此知,不一定會做,所以不是善。

那麼良能才是善?還是良知和良能統合而為善?

老師認為孔子說的性相近是近善,符合老師提出的人性向善的說法。也就是說,人有向善的力量,只是有強有弱,所以說是相近。

我有點覺得說向善的力量有強弱好像稍微籠統了點。這樣說起來,向善的根源為何?為何有強有弱?具體實現的過程為何?不過這部分可能以後才會上到,到時應該就可以解開我的疑惑了。

沒有留言: